立即下载
江华涛圩镇: 乡村学堂聚合力,“三堂一台”促振兴
2022-07-22 20:19:22 字号:

微信截图_20220722160617.png

为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乡村学堂在建设教学阵地、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实训成果等方面持续发力、持续优化,逐渐形成了“三堂一台”的镇村联动常态化办学模式。

微信截图_20220722160625.png

“书记讲堂”重引领。切实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涛圩镇乡村学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传承党的初心和使命。

以“五联系五到户”为总抓手,坚持书记带头上党课,利用冬春训、“七一”、季度党课等重要时间节点,讲好百年党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涛圩镇党政领导带头下沉到联系村教学点授课,构建了以“优秀党员、上级专家、致富带头人、五老人员、道德模范”为主体的乡村学堂师资库,引领全镇134名镇村干部、783名党员干部通过“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产业对接到户、政策落实到户、精准服务到户”,实现“一带多”教学,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不断拓展警示教育形式,通过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根基。涛圩镇乡村学堂集中授课,通报政治监督情况,组织全体镇村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并签订承诺书,提升纪律教育的警示作用和震慑效果,为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筑牢廉洁底线。

“理论课堂”提素质。涛圩镇乡村学堂在各村举办安全应急讲座、信访维稳培训等各类培训达20余次。

安全生产、应急方面,学习中,教师对新安全生产法、消防安全知识、危险源辨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学员更全面地了解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熟悉安全生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强化应急处突本领,坚决预防各类事故,为全镇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信访维稳方面,以乡村学堂为媒介,涛圩镇定期组织开展信访维稳工作业务知识培训,提升镇村干部特别是各级调解员、驻村辅警对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担当,做好日常摸排、常态督查、及时化解、联合研判、持续跟进,提高镇基层综治维稳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形成齐心协力解决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

“特色课堂”强本领。聚焦农业技术培训、平地瑶文化传承推广,打造涛圩特色乡村学堂。

微信截图_20220722160631.png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涛圩镇党委坚持“牵手共建、资源共享”原则,在镇党校和19个乡村教学点基础上,打造了西凤蔬菜基地、八田洞稻田轮作基地、牛牯岭茶叶水果基地、西凤平地瑶文化教育基地、湖广同心村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等特色教学点,种养殖大户们争相赶学比超,“土专家”“田秀才”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架起理论与农村基层党员之间的桥梁。党员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广大农村人才创业搭建学习平台,更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动能活力。

传承平地瑶特色文化,全镇瑶歌、瑶舞等群众业余文体团队20多支,文化志愿者100余名,组成瑶文化课堂强大的师资队伍。精美绝伦的瑶族服饰,神秘的“野羊撬”“度曼尼”“上伍堡”瑶族歌舞,古老的“嫁郎”婚俗,神奇的瑶医瑶药……涛圩镇瑶族人民好歌舞,“梧州瑶歌”的“蝴蝶歌”“嘞嘞嘿”引得学员们争相传唱,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乡村瑶文化课堂尽显涛圩人民的文化自信。

“群众戏台”促和谐。乡村学堂开在乡村振兴月例会上,进群众门,理群众事,搭建群众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大舞台。

共话发展促和谐,白竹塘村村民代表反映水渠堵塞,这可怎么办?白竹塘村支部书记作为学堂主讲人,当即决定把乡村振兴月例会开到田间地头去。党员干部带头疏通3000多米长的灌溉水渠,在欢声笑语和实干奋斗中开出了实效。

齐心聚力绘蓝图,在西凤村人居环境整治屋场夜话中,村民们提出要把西凤村建设成景美人和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敞开心扉的交流会让干部的心与群众的心紧紧贴在一起,绘就成一幅幅美丽乡村新蓝图。

微信截图_20220722160645.png

众人拾柴成合力,邓家寨村的月例会上,陈文添支书走访收集的关于道路扩建问题,所有与会人员一致支持集资扩宽道路。通过把乡村学堂开到乡村振兴月例会上,会上有回应,会后有落实,涛圩镇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干在一线、干到一起、干出一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易沁之

编辑:刘翥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江华融媒,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