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花甲”采果队:人日均采果逾千斤 年均收入超两万
2022-12-20 17:15:50 字号: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png

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微信截图_20221216145248.png

眼下正是各地脐橙成熟的季节,果园忙着采果,果商忙着收货,采果工人的效率显得至关重要。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桥市乡猴山村的千亩果园里,这里采果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周边村庄的留守中老年人,平均年龄超过了60岁,但是他们干起活来,却是比一般年轻人都要效率更高。

江华“花甲”采果队[00-00-04--00-00-07].gif

实况:快点啊,装起这车就差不多了。

微信截图_20221216145430.png

临近下午五点,由于今天的第三车脐橙要赶着装满发往江西,果园负责人忍不住催促起工人来,但他马上想到这其实是多余之举,因为他知道,就算不催,工人们手里的动作也不会慢。别看这些工人大多两鬓斑白,平均年龄超过了60岁,但是他们的工作效率可不低,平均每个人每天采果的重量不低于千斤。像这样一担脐橙重量不会低于50斤,他们随便一个人挑起来可以在果园里健步如飞。

易.png

“一担50斤,难道10担都剪不到,1天千多两千斤都可以剪。”工人易炳嫦说。

微信截图_20221216145344.png

易炳嫦算是这支采果队的小队长,今年已经57岁的她却算是这当中的“年轻人”,她跟她的这些“小伙伴”常年都在果园里务工,长的超过10年,短的也有七八年了,基本一年四季都在果园务工,所有流程都有参与。

易1.png

“除草啊,打枝啊,施肥啊,浇水啊”工人易炳嫦说。

微信截图_20221216145657.png

60岁的欧阳三妹11年前就开始到果园务工了,据她所说,从当初到现在,务工的酬劳将近翻了两番,现在一年有300天左右在果园务工,工钱算起来超过2万块。

欧阳.png

“那时候25元1天,现在80,就可以了呀,我们老人家了,有七八十块钱一天就可以了吧。”工人欧阳三妹说。

微信截图_20221216145928.png

这片果园种植于十多年前,如今正是丰产的时候,果树不仅枝繁叶茂且树型高大,很多果子想采摘都够不着,但这对干惯了农活的村民来说根本就不算事,一言不合就爬树,大爷也爬,大妈也爬,动作不仅快而且稳,不管再高都给你剪下来。今年已经71岁的毛德华是这里年龄最大的,作为男同志的他也是爬树最积极的,对于他来说,到果园务工,既能赚钱又能锻炼身体,是件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毛.png

“做事身体好些吧,还不用问子女要钱吧。”工人毛德华说。

微信截图_20221216145317.png

据果园负责人介绍,周边村庄的村民是果园用工的稳定来源,其中大部分是原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务工成了脱贫户,每年光是发放工人的工资总额就接近150万。

果园.png

“只要身体好的,不受年龄限制,愿意来我们就早上去接,中午在这里吃餐中饭,晚上下班再送他们回去。”果园负责人说。

微信截图_20221216145624.png

今年由于长时间的干旱,给果园的产量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总产量预计还有70万斤左右,并且因为品质好,最大部分都已经预订完了,另外,果园还拓展了线上电商渠道提高售价,不仅能保证足额发放工人的工钱,还能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

易2.png

“我们希望老板越搞越大,越搞越好,我们好年年有钱赚有工打。”工人易炳嫦说。

微信截图_20221221083913.png

记者手记:一串串沉甸甸挂满枝头的脐橙,一个个在果园里来回穿梭的身影,一张张辛勤劳作的笑脸,他们之中年龄最大的已经年逾古稀,最年轻的也接近知天命,但他们爬树摘果身姿矫健、肩挑手提举重若轻,他们倍加珍惜家门口务工的机会,既能稳定增收,又能锻炼身体,这些,大概就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吧。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辉

编辑:刘翥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