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华沱江镇山寨村获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国字号”称号。
沱江镇山寨村坚持以“五五”工作法为抓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发展要求,通过党建引领,把新时代乡村治理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开创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多措并行,谱写乡村治理新篇章
山寨村以乡风文明为契机,加大乡村治理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进行各类法治知识宣传,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真正做到组织到位、认识到位、宣传到位、责任到位。深入推行“五五”工作法,实现“五联系五到户”全覆盖,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五五工作法”主题活动开展以来,为民办实事1080余件,成功架起干群“连心桥”,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增强村级领导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坚持从致富能手、返乡青年、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中择优发展党员、选拔村干部,严格落实“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制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水平。
健全制度,实现法治建设新突破
一是落实“乡村振兴月例会”制度。将月例会打造成村民共商共议的好平台,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议事会为议事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四位一体”村级治理机制,做到群众问题由群众商量解决,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化解在村里”,召开月例会22次,议定事项246项,解决问题381个。二是召开“屋场会”。将干部讲群众听的“一言堂”形式,变为大家可说可诉的“群言堂”,既让群众多了提建议提意见问政问策的机会,又让干部可直接倾听群众真话心里话,深入了解村情民意,解决困难和问题。平等交流,互问互答,互学互帮的“屋场会”,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点燃了振兴乡村的希望之火。三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和网络建设。建立村信息化队伍,每组有一个信息联络员,实行网格化管理。认真疏导调解各种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着力解决全村各种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四是全村实现了视频监控、平安互助微信等科技防范措施。成立了以村民代表、党员、网格员为主要成员的群防群治队伍,形成了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防范控制严密、管理有序、教育深入的治安防范网络。今年来山寨村未发生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保证了全村的稳定和平安。
产业赋能,乡村治理取得新成效
实现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必须过硬。山寨村坚持以发展产业、帮助就业为纽带,以“党员致富带富”为抓手,帮助致富带头人发展产业,帮助闲置劳动力实现稳岗就业,形成“支部抓产业、党员创实业、群众富家业”的良好局面。目前山寨村巩固提升2家小微企业,解决了本村100余名劳动力就业;实现租凭土地16.5亩,建成村级产业园,实现增收村集体经济40余万元;完善产业基地建设,培育120亩兰花产业种植基地和万羽鸽子养殖基地设施建设;发展烤烟种植500多亩,解决村民近500人增收就业;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房屋出租、农副产品生产等多种形式与农庄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效益明显。
今后,山寨村将继续扎实推动“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形成“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的网格治理体系,全面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探索具有山寨特色的乡村治理之路。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史宇娟 李正军
编辑:刘翥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