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江华农业农村局:秸秆“包袱”变财富 “秸秆循环经”带动农户增收
2025-07-04 17:25:04 字号:

wechat_2025-07-03_162134_552.png

在江华白芒营镇柏家村的大源头牧业,昔日的农业“包袱”——秸秆,正沿着一条“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循环路径,转化为沉甸甸的财富。这个年出栏120头肉牛的养殖场,用创新实践为秸秆综合利用写下生动注脚。

“双级链条”实现物尽其用:牧场构建起“饲料化-肥料化”双级利用链。秸秆经粉碎后,通过复合发酵技术转化为营养饲料,粗蛋白含量提升40%,饲料成本直降30%,仅此一项每年就为牛场节省30万元。而牛粪与剩余秸秆混合发酵成的优质有机肥,年处理废弃物600吨,可满足400亩农田需求,又为牧场增收15万元。

“联农带农”构建利益共同体:牧场创新“1+N”模式,成为带动农户的核心引擎。牧场购置专业设备,以300元/吨保底价回收农户玉米青贮料,同时回收水稻秸秆200多吨,带动周边农户增收50万元。开设的“牛粪银行”更是别出心裁,农户可用秸秆1:1兑换有机肥。技术培训同步跟进,培养本土技术员5名,推动区域秸秆综合利用率从25%跃升至65%。

“智慧赋能”保障高效运转:牧场引入物联网技术,青贮窖内温湿度尽在手机掌握,确保发酵品质。饲喂环节运用科学配餐技术,依据秸秆营养精准调配饲料;建立秸秆溯源平台,记录从田间到牛舍的全流程数据。

江华白芒营镇柏家村大源头牧业的实践,成功打通了“收集-转化-应用-收益”的完整价值链。其核心创新在于:将废弃物点化为多元商品,构建了紧密联动的产业联合体,并通过轻量化装备显著降低了参与门槛。这不仅是粮食主产区资源循环利用的优秀样板,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变废为宝”的鲜活典范,为农业绿色升级趟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新路。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春雨 唐苏文

编辑:刘翥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