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农事正忙。江华大路铺镇鹅塘村抢抓农时栽种甜糯玉米,省农科院驻村工作队全程护航,让高标准农田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希望田”。
在大路铺镇鹅塘村400亩高标准农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田垄间,五十余名工人挥锹培土,有条不紊地栽种着甜糯玉米苗,嫩绿的幼苗很快就在田地里扎下了根。一旁,省农科院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穿梭田间,现场指导种植户进行苗期管理,细致讲解关键技术要点。
“省农科院过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帮我们打了两口水井,在种植的过程中也提供了很多技术的指导,对我们种植方面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种植户杨记祥说道。
今年,鹅塘村4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完成,然而上半年持续干旱少雨,无法种植水稻。驻村工作队迅速行动,一方面积极对接寻找承包商,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另一方面主动牵线搭桥,与龙头企业江华日日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订单,明确对玉米实行保底回收,为种植户吃下“定心丸”。
“种上玉米之后,对土壤的肥力(有帮助),因为种了一季作物之后,它的土壤进行了改造,进行了一次修复,自然修复。通过施肥、通过作物的种植,把土壤进行了恢复。”省农科院驻鹅塘村工作队队员李杰说道。
如今,高标准农田种上了玉米,不仅让闲置的土地焕发生机,更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田间地头,务工村民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从解决土地种植难题,到搭建产销桥梁,再到带动村民就业,鹅塘村的农田里正孕育着土地增效、产业提质、村民增收的多元效益。
“我们现在在这里种玉米,觉得蛮好,等玉米收获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来这里做事,又有工资发,很好。”工人徐庚秀说道。
“驻村工作队是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挥我们农科院强大的科技支撑能力,助力我们鹅塘村的产业发展。”省农科院驻村工作队队员黄安平说道。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蓝玉春 黄春华 通讯员:梁媛
编辑:蒋龙霞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