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晚上,在河路口镇老车村的村民庭院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屋场会”正在举行。没有主席台,没有讲话稿,由帮扶后盾单位县委社会工作部组织,河路口镇和村“两委”成员一同参与,邀请数十名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聊家常,谈发展,解难题,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此次屋场会将政策宣讲、民意收集、矛盾化解的平台直接搬到村民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屋场会上,工作人员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当前乡村振兴发展该如何搞,往哪方面使劲,明确乡村振兴目前工作方向。同时,还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话”,向大家宣讲了近期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特别是关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医保社保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了干部们的带头,在随后的交流互动环节,村民们放下了拘谨,纷纷打开话匣子,围绕自己村内道路硬化、农田机耕道、灌溉用水、饮用自来水、产业发展等问题踊跃发言、建言献策。干部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针对能当场解答的问题,立即给予明确回应和解释;对于需要进一步研究或协调上级部门解决的问题,也一一记录在册,并承诺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及时向群众反馈进展,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这种开会形式好!不像以前在会议室里那么严肃,我们有什么想法都敢提、愿意提。”六组村民任吉跳高兴地说,“干部当面听我们反映问题,还现场答应想办法解决,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屋场会”是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它拆掉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隔心墙”,架起了沟通的“连心桥”。此次屋场会持续了近1个半小时,共收集意见建议12条,笑声、掌声不时从现场传出,通过这种形式,能更直接地听到最真实的民意,也能更有效地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合力。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莫怡明
编辑:刘翥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