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另眼“湘”看丨从湘超“挂票”看古城“潇湘”如何另辟蹊径 点“球”成“金”
2025-11-02 18:59:38 字号:

另眼“湘”看论湖南,这一站我们来到了永州。今天晚上,永州队即将主场迎战益阳队。球迷们都知道在“湘超”的江湖里这将是一场不亚于德甲三强的重磅对决。当然,球场之上精彩纷呈,球场之外也是亮点不断。

“每棵树限挂3人,单人体重不超过160斤”、“严禁模仿树懒倒吊式观赛”、“进球后严禁摇晃树枝庆祝”。这些令人捧腹的条款,出自永州市足协发布的《“树上挂票”使用指南》。面对湘超联赛一票难求的局面,永州没有简单禁止球迷爬树观赛,而是顺势推出“树上挂票”。两万人容量的球场,门票开售不到1分钟就被抢购一空,线上预约人数超过7.5万。就这接地气的操作,把球迷的 “吐槽点”变成了 “打卡点”。后来球迷喊 “票不够”,立马加 “砖票”、“船票”。年轻人想脱单,300 张“相亲票”4800 人抢,比春运抢票还热闹。有网友说永州这波操作是蹭热度、博流量,但接住这波“泼天富贵”,把“流量”变“留量”那也得有过得硬的真本事。

首先就是既讲制度也讲温度的永州尺度。以前有些地方搞治理,爱搞 “一刀切”—— 禁小摊、禁晒粮,看着整齐,可少了烟火气。永州偏反着来,大家说“球场旧得能踩蛇”,50 多天就翻新成专业赛场。道县龙舟赛时不赶流动摊贩,反倒设 80 个免费摊位搞 “端午风药街”。摊主赚钱、游客逛得乐,市容还干干净净!最好的治理,是政府和老百姓 “双向奔赴”。不是管得越严越好,而是像对待 “挂票” 那样,守得住安全底线,留得下“折腾空间”。不是发展越快越好,而是 GDP 数字里还装着每个市民的灿烂笑脸。

其次是装得下千年文脉也融得进国潮浪漫的永州风度。永州因其位于潇、湘二水汇合处,自古雅称“潇湘”。这里既有柳子庙、浯溪碑林等千年打卡胜地,也有勾蓝瑶寨、永州八记等新晋文旅IP。不拘成法,兼收并蓄是刻在骨子里的永州风度。当湘超哨声吹响,赛场也悄然变成永州各地文旅的秀场。赛事直接带动了永州餐饮、购物、景区游览等领域消费,“看球” 变 “深度游”。湘超联赛开赛以来,共带动客流量540万,带动消费6.2亿元,其中赛事相关文旅消费总额达2亿元。十一黄金周 284.66 万游客来打卡,餐饮住宿直接 “爆单”。湘江西岸从 “破江滩” 变成“城市客厅”,4 万平方米草坪成了遛弯宝地。就连 103 岁的瑶医黄兰英奶奶,都凭着上山采药的日常登上央视重阳晚会,把瑶乡温情送上全国热搜。今年前三季度,永州GDP增速提升幅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增幅直接拿下三个全省第一,足球赛场的欢呼声,实实在在变成了发展的脚步声。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翥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